控制防腐涂层的施工环境,需要从温度、湿度、通风、洁净度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,以下是具体措施:
-
适宜温度范围:不同类型的防腐涂料对施工温度有不同要求,一般来说,大多数防腐涂料的适宜施工温度在 5 - 35℃之间。例如,环氧类涂料通常在 10 - 30℃时施工效果较好,在此温度范围内,涂料的干燥和固化反应能够较为顺利地进行,有利于形成性能良好的涂层,保证涂层与钢结构表面的附着力和防腐性能。
-
温度过低处理:当温度低于 5℃时,涂料的干燥和固化速度会显著减慢,甚至可能停止固化,导致涂层长时间不能达到预期的性能,还容易出现流挂、泛白等问题。此时,可采用加热设备对施工环境进行升温,如使用暖风机、加热灯等,但要注意避免热源直接接触涂料或钢结构表面,防止局部过热。同时,对涂料进行预热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,但要确保预热温度不超过涂料的规定温度,以免影响涂料性能。
-
温度过高处理:如果温度超过 35℃,涂料中的溶剂挥发过快,会使涂层表面迅速结皮,而内部尚未干燥固化,容易产生针孔、气泡等缺陷,影响涂层质量。在这种情况下,应选择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施工,或者采取遮阳、通风等措施降低施工环境温度。必要时,可在涂料中添加适量的慢干剂,调整涂料的干燥速度。
-
湿度要求:施工环境的相对湿度一般应控制在 80% 以下。低湿度环境有利于涂料中溶剂的挥发和涂层的干燥固化,能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和致密性。例如,在湿度为 60% - 70% 的环境中施工,聚氨酯类防腐涂料能够较好地成膜,形成的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。
-
高湿度处理:当相对湿度超过 80% 时,钢材表面容易凝结水分,使涂料无法与钢材表面良好附着,还会导致涂层出现发白、起泡、脱落等问题。此时,应停止施工,并使用除湿设备降低环境湿度,如除湿机、空调的除湿功能等。对于已经受潮的钢材表面,需要进行干燥处理,可采用热风机吹干或自然晾干后再进行施工。
-
湿度变化影响:湿度的剧烈变化也会对涂层质量产生不利影响。在施工过程中,应尽量保持湿度的稳定,避免在湿度变化较大的时间段进行施工。如果无法避免,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,如在湿度变化前对已施工的涂层进行保护,防止其受到湿度变化的影响。
-
通风的重要性:良好的通风可以排出施工过程中涂料挥发产生的有害气体,如苯、甲苯、二甲苯等,减少对施工人员健康的危害,同时也有利于涂料的干燥固化。通风能够促进空气的流动,使涂料表面的溶剂挥发更加均匀,避免溶剂积聚在涂层表面,影响涂层的干燥速度和质量。
-
通风方式:根据施工场所的不同,可选择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。在室外开阔场地施工时,可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;在室内或封闭空间施工时,则需要采用机械通风设备,如排风扇、通风管道等。通风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施工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合理设置,确保通风效果良好。
-
通风注意事项:通风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强风直接吹拂刚施工的涂层,以免造成涂层表面不均匀或出现流痕。同时,要防止外界灰尘和杂质随着通风气流进入施工区域,污染涂层表面。在冬季施工时,通风还应与温度控制相结合,避免因通风导致施工环境温度过低。
-
施工前清洁:在施工前,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,清除钢结构表面的灰尘、油污、铁锈等杂质,以及周围环境中的杂物。可采用清扫、擦拭、吸尘等方法进行清洁,对于难以清除的油污和铁锈,可使用相应的溶剂和除锈剂进行处理。
-
施工过程防护:在施工过程中,要采取措施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施工区域。例如,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,减少外界灰尘的进入;对已清洁的钢结构表面进行遮盖保护,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二次污染。施工人员应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和鞋套,避免将灰尘和杂质带入施工区域。
-
空气过滤:在一些对涂层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,如食品、医药等行业的钢结构防腐施工,可采用空气过滤设备对进入施工区域的空气进行过滤,去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和杂质,保证施工环境的洁净度。
|